各学院、科研院所:
为贯彻落实《“农商行·加上创业贷”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》(渝教学函〔2017〕24号)文件精神,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,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,激发创业创新活力,培养具有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人才,经研究,决定组织全校大学生参加“农商行·加上创业贷”重庆市第六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时间
2017年11月—2018年1月
二、举办单位
主办单位:创新创业办公室 学工部 教学部
承办单位:文化与传媒学院
协办单位:百川兴邦众创空间、e创星空众创空间、机电创客众创空间、水族空间众创空间
三、参赛对象
在校大学生(含研究生,不含在职生,下同)以及毕业两年内(2016届及以后)。已获得往届大赛二等奖及以上奖次的项目不得再次报名参赛。
四、参赛条件
大赛以创业团队或企业为单位报名,分为初创组和成长组。初创组项目负责人为重庆文理学院在校大学生,成长组为已注册企业且法人为重庆文理学院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。
五、大赛流程
(一)报名阶段(11月22日- 11月28日)
各学院、科研院所采用网上报名,参赛团队数见附件1,所有参赛选手须在重庆市大学生创业服务网(cy.cqbys.com)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平台(jrzhuxue)或重庆广电集团官网“视界网”(www.cbg.cn)、“重庆手机台”(sj.cbg.cn)任一方式进行报名,填写并提交相关信息。未在大赛官网报名者无参赛资格。本次大赛无需任何参赛费用。
(二)校内初选赛(11月30日)
各学院、科研院所精选1-3个项目(详情见附件1)进入校内初选赛,填写《报名表》(附件2)、《创业计划书(简本)》(附件3)和《创业计划书》(附件4),电子版及纸质版(3份)交至恪勤楼302办公室。学校组织专家对所推荐的团队进行综合评审打分,根据得分排名,确定22个团队进入决赛,前12名进入决赛路演答辩。
(三)校内决赛(12月6日)
比赛前随机抽签分组,12支团队分成六组进行两两PK,每小组中2支团队依次进行项目展示(1分钟VCR展示+5分钟项目陈述),项目展示环节须配合PPT,形式新颖多样,能够突出项目亮点,体现主题,时间不超过5分钟。展示完后团队相互提问并作答,时间不超过2分钟。互问互答后由专家评委针对其项目及其展示内容提问,团队成员现场答辩,时间不超过2分钟。(决赛成绩=创业计划书×30%+项目展示×40%+互问互答及专家提问×30%),评出本次大赛的各个奖项。
(四)市级复赛【300进60】(12月8日—12月28日)
(五)市级半决赛【60进30】(2018年1月上旬)
(六)市级总决赛(2018年1月中下旬)
六、奖项设置
校级:
一等奖(2名):获得大赛奖金1500元和获奖证书;
二等奖(4名):获得大赛奖金800元和获奖证书;
三等奖(6名):获得大赛奖金500元和获奖证书;
优秀奖(10名):获得大赛获奖证书;
优秀组织奖(3个):获奖单位获得奖金800元和奖牌,该奖项根据各单位组织参赛团队的数量、质量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奖;
优秀指导教师奖(12名):获得一等、二等、三等的团队指导教师获得荣誉证书。
市级:
(一)学生奖项
特等奖(1个):奖励人民币50000元,颁发奖杯和证书;
一等奖(4个):奖励人民币30000元,颁发奖杯和证书;
二等奖(7个):奖励人民币20000元,颁发奖杯和证书;
三等奖(18个):奖励人民币10000元,颁发证书;
优秀奖(30个):颁发证书。
(二)教师及高校奖项
优秀指导教师奖(获得特等、一等、二等奖励项目的指导教师,共12名。其中,同一教师指导的多个项目获奖时,取最高奖励项目对教师进行奖励,不重复评奖,空出的奖项不递补):奖励人民币2000元,颁发证书;
优胜指导教师奖(获得三等奖项目的指导教师,共18名。评选规则同上):颁发证书;
优秀高校组织奖(10个):颁发奖牌。
七、其他事项
(一)各学院、科研院所要高度重视、认真组织、广泛动员、大力宣传、确保活动质量。各学院、科研院所须指定一名工作人员(附件5)专项负责赛事联络、材料整理上报等工作。
(二)各学院、科研院所以创业项目为单位,根据要求组织网上报名项目,项目数量计算方式以团队第1、2参赛选手均在同一学院为准。创业项目允许跨学院组合团队,但团体人数不超过5人,且每位选手只能参与1个团队。创业项目的实施地在重庆市范围内。
八、联系方式
联系人:李胜芮
联系电话:49669635
邮箱:
特此通知
附件1:各学院、科研院所报名参赛团队数
附件2:报名表
附件3:创业计划书简本
附件4:创业计划书模板
附件5:大赛联络员信息表
创新创业办公室 学工部 教学部
2017年11月22日
本文由http://www.felinefancy.net/rcpy/1462.html原创,转载请备注出处谢谢配合!
下一篇:关于开展重庆文理学院首届“大学生十大创新创业人物”评选活动的通知上一篇:关于制订“专升本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